高新技術企虧損彌補怎么處理
高新技術企虧損彌補怎么處理? 財稅〔2018〕76號:自2018年1月1日起,當年具備或科技型中小企資格(以下統(tǒng)稱資格)的企,其具備資格年度之前5個年度發(fā)生的尚未彌補完的虧損,準予結轉以后年度彌補,最長結轉年限由5年延長至10年. 政策中要求享受十年政策的必須是當年具備高新技術企和資格的企,那就意味著在每年時,如果具備資格,可以按照十年彌補;如果在十年虧損彌補期內,企不再具備和科技型中小企資格,當年彌補虧損計算馬上始調整為五年計算. 政策中要求是當年具備高新資格,不要錯誤地理解是認定為高新企,因為高新企是一次認定,3年有效,重新認定一次,繼續(xù)3年有效,具備資格不是指認定的當年或者重新認定的當年. 舉一個例子: 2010年-2014年虧損500萬,每年虧損100萬,2015-2017年該企被認定為高新技術企,2018年又重新認定為高新技術企,該企的虧損應該如何彌補?時限怎么算? 1、2017年以前沒有相關政策,只能按原有5年時限的規(guī)定去彌補虧損.2010年的虧損在2015年應該到了5年時限,如果沒有彌補,不能再用以后的利潤彌補. 2、同樣道理,2012年的虧損,應該在2017年到了5年時限,如果沒有彌補,不能再用以后年度的利潤彌補. 3、2013年的虧損,按原有政策,2018年是彌補虧損的最后一年.但根據(jù)新政策,2018年公司具備高新技術企,2013年的虧損是在2018年之前5年產生的,因此企可以適用新頒布的財稅〔2018〕76號的規(guī)定,可以再延長5年虧損彌補期間,也就是彌補虧損的最后一年是2023年. 4、同理,2014年的虧損目標期間順延到2024年. 5、如果該公司2018、2019、2020年是高新企,2021年不是高新企.2019年產生的虧損適用10年內彌補虧損的規(guī)定,因為2020年是具備高新資格,之前5年產生的虧損可以順延到10年;2020年產生虧損,如果彌補呢? 由于2021年企不是高新企,因此不適用財稅〔2018〕76號的規(guī)定,只能按所得稅本身關于5年內彌補虧損的規(guī)定. 6、理解和運用該政策,需要注意的是文件中要求是當年具備高新資格,不要錯誤地理解是認定為高新企,因為高新企是一次認定,3年有效,重新認定一次,繼續(xù)3年有效,具備資格不是指認定的當年或者重新認定的當年. 文件中要求是當年具備高新資格,不要錯誤地理解是認定為高新企,因為高新企是一次認定,3年有效,重新認定一次,繼續(xù)3年有效,具備資格不是指認定的當年或者重新認定的當年. 高新企必須做加計扣除嗎? 高新企不是一定要做加計扣除的. 加計扣除屬于類的,研發(fā)費用加計扣除的,并不是申報高企的必備條件. 按照相關規(guī)定可得:企發(fā)新技術、新產品、新工藝的研究發(fā)費用支出,可以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加計扣除. 不論是高新技術企還是非高新技術企,只要財務核算健全并能準確歸集研究發(fā)費用的,都是能夠享受研發(fā)加計扣除優(yōu)惠政策的. 以上是小編為您整理的關于 高新技術企虧損彌補怎么處理的內容,希望對您有所幫助。 |
上一篇:高新技術企認定能給企帶來什么價值
下一篇:高新技術企申請條件包含哪些