合理避稅的12種方法,你知道多少?
作為一名財務人員,能否得到老板重視,能否升職加薪,很重要的一件事情就是看你能否幫企省錢,降低成本。如何合理避稅,肯定也是大家所關注的內容。于是, 小編從實用角度出發(fā),整理出國內 的十二種方法。 注意 避稅,在法律允許的情況下,以合法的手段和方式來達到納稅人減少繳納稅款的經濟行為;是合法手段,是聰明才智的體現(xiàn)。 逃稅,是違法手段,是貪婪愚蠢的體現(xiàn),是誠信互通深惡痛絕的手段。 1.換成“洋”企 我國對外商投資企實行稅收傾斜政策,因此由內資企向中外合資、合作經營企等經營模式過渡,不失為一種獲取享受更多減稅、免稅或緩稅的好辦法。 2.注冊到“避稅綠洲” 凡是在經濟特區(qū)、沿海經濟發(fā)區(qū)、經濟特區(qū)和經濟技術發(fā)區(qū)所在城市的老市區(qū)以及國家認定的高新技術產區(qū)、保稅區(qū)設立的生產、經營、服務型企和從事高新技術發(fā)的企,都可享受較大程度的稅收優(yōu)惠。 3.進入“特殊行” 比如:對服務的免稅規(guī)定:托兒所、幼兒園、養(yǎng)老院、殘疾人福利機構提供的養(yǎng)育服務,免繳營稅?;橐鼋榻B、殯葬服務,免繳營稅。醫(yī)院、診所和其他醫(yī)療機構提供的醫(yī)療服務,免繳營稅。安置“四殘人員”占企生產人員35%以上的民政福利企,其經營屬于營稅“服務”稅目范圍內(廣告除外)的務,免繳營稅。殘疾人員個人提供的勞務,免繳營稅。對金融機構農戶小額貸款的利息收入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,按90%計入收入總額。 4.做“管理費用“的文章 合理避稅的12種方法,你知道多少? 企可提高壞賬準備的提取比率,壞賬準備金是要進管理費用的,這樣就減少了當年的利潤,就可以少交所得稅。 企可以盡量縮短折舊年限,這樣折舊金額增加,利潤減少,所得稅少交。另外,采用的折舊方法不同,計提的折舊額相差很大,最終也會影響到所得稅額。 5.用而不“費” 中小企私營主應考慮到如何對經營中所耗水、電、燃料費等進行分攤,家人生活費用、交通費用及各類雜支是否列入產品成本。 當今的企界,這一項被頻繁運用。他們將自己買房子、車子的支出,甚至子女入托上學的費用都列支在公司經營項目。這樣處理并不為國家政策所允許,雖然此方法在時下的企界并不鮮見,但誠信互通在此并不提倡。 6.合理提高職工福利 中小企私營主在生產經營過程中,可考慮在不超過計稅工資的范疇內適當提高員工工資,為員工辦理醫(yī)療保險,建立職工養(yǎng)老基金、失保險基金和職工教育基金等統(tǒng)籌基金,進行企財產保險和運輸保險等等。這些費用可以在成本中列支,同時也能夠幫助私營主調動員工積極性,減少稅負,降低經營風險和福利負擔。企能以較低的成本支出贏得良好的綜合效益。 7.做足“銷售結算“的文章 合理避稅的12種方法,你知道多少? 選擇不同的銷售結算方式,推遲收入確認的時間。企應當根據(jù)自己的實際情況,盡可能延遲收入確認的時間。延遲納稅會給企帶來意想不到的節(jié)稅的效果。 常用的避稅方法有很多,但一般不外乎:利用國家稅收優(yōu)惠政策、轉移定價法、成本計算法、融資法和租賃法。 8.用足稅收優(yōu)惠政策 新稅法的頒布實施將減免稅的權力收歸國務院,避免了減免稅過多過亂的現(xiàn)象。同時,稅法又以法律的形式規(guī)定了各種稅收優(yōu)惠政策,如:高新技術發(fā)區(qū)的高新技術企減按15%的稅率征收所得稅;新辦的高新技術企從投產年度起免征所得稅2年;利用“三廢”作為主要原料的企可在5年內減征或免征所得稅;企事單位進行技術轉讓以及與其有關的咨詢、服務、培訓等,年凈收入在30萬元以下的暫免征所得稅等等。 企應該加強這方面優(yōu)惠政策的研究,力爭經過收入調整使企享受各種稅收優(yōu)惠政策,最大限度避稅,壯大企實力。同時,現(xiàn)在全國各地經濟發(fā)區(qū)如雨后春筍,他們出的招商引資條件十分誘人,大多均以減免若干年的企所得稅、減免各種費用等等條件吸引資金、技術和人才。如果您的企是高新技術產或受鼓勵產,如此優(yōu)惠的條件當然成為企規(guī)避稅收的優(yōu)先考慮因素之一。 9.定價轉移 轉移定價法是企避稅的基本方法之一,它是指在經濟活動中有關聯(lián)的企雙方為了分攤利潤或轉移利潤而在產品交換和買賣過程中,不是按照市場公平價格,而是根據(jù)企間的共同利益而進行產品定價的方法。采用這種定價方法產品的轉讓價格可以高于或低于市場公平價格,以達到少納稅或不納稅的目的。 轉移定價的避稅原則,一般適用于稅率有差異的相關聯(lián)企。通過轉移定價,使稅率高的企部分利潤轉移到稅率低的企,最終減少兩家企的納稅總額。 10.分攤費用 合理避稅的12種方法,你知道多少? 企生產經營過程中發(fā)生的各項費用要按一定的方法攤入成本。費用分攤就是指企在保證費用必要支出的前提下,想方設法從賬目找到平衡,使費用攤入成本時盡可能地最大攤入,從而實現(xiàn)最大限度的避稅。 常用的費用分攤原則一般包括實際費用分攤、平均攤銷和不規(guī)則攤銷等。只要仔細分析一下折舊計算法,我們就可總結出普遍的規(guī)律:無論采用哪一種分攤,只要讓費用盡早地攤入成本,使早期攤入成本的費用越大,那么就越能夠最大限度地達到避稅的目的。至于哪一種分攤方法最能夠幫助企實現(xiàn)最大限度地避稅目的,需要根據(jù)預期費用發(fā)生的時間及數(shù)額進行計算、分析和比較并最后確定。 11.籌資避稅 這一原則就是利用一定的籌資技術,使得企達到最高的利潤水平和最輕低的稅負水平。一般說來,企生產經營所需資金主要有三個渠道:1、自我積累:2、借貸(金融機構貸款或發(fā)行債券);3、發(fā)行股票。自我積累的獎金是企稅后分配的利潤,而股票發(fā)行應該支付的股利也是作為稅后利潤分配的一種方式,二者都不能抵減當期應交納的所得稅,因而達不到避稅的目的。 借貸的利息支出從稅前利潤中扣減,可以沖減利潤而最終避稅。 12.資產租賃 租賃是指出租人以收取租金為條件,在契約或合同規(guī)定的期限內,將資產租借給承租人使用的一種經濟行為。從承租人來說,租賃可以避免企購買機器設備的負擔和免遭設備陳舊過時的風險,由于租金從稅前利潤中扣減,可沖減利潤而達到避稅。 怎樣,以上方法大家都記住了嗎? |
下一篇:西安注冊公司如何合理的避稅?